02月16日(周四) 勒帕克预科学校学习交流
带队教师王峥进入物理实验室参观学习🙍🏻♀️。勒巴克预科学校的物理实验室由3间教室组成。第一间为热学实验室,可容纳20多名学生同时上课,主要给低年级学生做基础实验用。第二间为光学实验室,以迈克尔逊和分光计等装置为主👩🏿🦱,可容纳十几名学生同时上课。第三间为电子学及综合实验室👨🏼🎤,主要给高年级学生做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用,可容纳10名左右学生🦸🏼♀️。该校物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很高,在参观交流的整个一上午时间里🕌,每个实验室都有学生在上课或做实验🈁。
学生随着法国学生的正常进度上课🐼。以下是7位同学分别讲述他们所旁听的一堂课🧙🏼♀️。
a.陈思远同学,旁听MANCINI先生之物理课
八点的铃声刚刚响起,同学们便都端坐在课桌上🦵🏼,没有一个人迟到。物理老师姗姗来迟🦴,刚一开口,班级就安静下来,并有同学主动维持纪律🚴🏻✖️。课堂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学生上黑板做题🤾,老师在一旁加以辅助讲解;第二部分则是老师自己来讲🛡☠️。授课内容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虽然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时早已经学过🆑,但是授课内容还是略有不同。在高中时,判断带电粒子受力方向的方法是左手定则,而在法国中学的课堂上😮,电场和磁场则都被标记上了方向,然后用叉积的方式判断受力方向🤽🏻♀️。两种方式各有千秋,但我个人认为叉积可以避免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混淆,方便记忆和理解。当然👉🏽,与中国课堂最大的不同是👩🏽✈️,法国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一言不合就举手问问题🤜🏻,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而老师也会耐心讲解⛽️。整堂课就在同学们不断的举手问问题中很快的过去🎅🏿,老师忙得不可开交🔒,学生学得不亦乐乎👏🏽。
b.李林珂同学,旁听KAPOUDJIAN先生之数学课
02月16日上午,有幸能和法国的同学们一同学习里昂le parc中学的预科阶段课程。第一节的代数课给我的体验颇深。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课前老师将本堂课的讲义发给学生,讲义包括知识点的定义,定理推论,结合例题和练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讲解重点难点,并结合例题步步推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该知识点,但也并非按部就班完全按照讲义,其中的一些练习题老师则留给学生们课后自行完成。此外,老师也会让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同时在一旁提醒点拨🛌。
这一节课大约只有40位学生🙍🏻♂️,相比于中法的大课堂,我认为这样的小班教学更好🦁,从学生的角度,哪怕是最后一排也能看清板书,跟上老师的思路🫱🏿,从老师的角度👻,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法国的课堂上同学们都较为积极,有疑惑就直接向老师提问,这一点在中国课堂上是很少见的🏄。总之👩🦱,这是一次不错的教学体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地方。
c.刘麒浩同学👩🏼🚀,旁听DEMANGE先生之数学课
在Lycée du parc的学生普遍都十分用功💆♀️,他们的考试都是周考🚴🏿♂️,定期有老师单独检测课堂学习内容🧑🏼🏫。在Lycée du
parc上的第一节课是一节数学课,在整节课上,老师都将自己所讲的内容完完整整的板书。学生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老师的课堂笔记,这些笔记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期间看了小伙伴的笔记🔝,不由的赞叹他们的做笔记能力😾,又快又工整。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学生们有不懂的问题就举手提问,这一点和中国学生是最大的不同。在数学课上老师讲课内容是子群⛪️、环🧦、域的内容👩❤️👨,这节课上基本的教学大纲和我们杏盛的大致一样,但他们的知识点深度明显更深。学生和老师的互动环节比我们杏盛的多🐃,这是我一节课上下来感受最深的✨。
d.陈欣冉同学😾,旁听SCHABANEL夫人之化学课
在SCHABANEL夫人的化学课上,我学习了化学中的酸碱反应,如何计算pKa→、pH值以及表示反应程度的速率常数🛶,并进行了td练习。这些内容虽然是我们曾经在大一上学期的《大学化学》课程里所学过的👩❤️👨,但是方法却不相同,且更简便,这也是我开拓了新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国的化学课堂里,老师是穿着白大褂授课的,讲台就是一个实验操作台,方便老师演示化学实验,利用直观的现象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就给我们演示了EDTA的滴定实验㊙️💒,而在中国📁,我们只有在学习过相关知识后,在实验课上才有机会观察学习🧗🏼♂️。虽然老师说话语速很快,但是板书认真、注重方法,让同学很容易理解🧝🏿♀️。

e.谭钰同学✷,旁听CHENEVOIS先生之化学课
02月16日上午十点随PCSI班级走进预科一年级化学课堂💙。化学教室装饰具有浓郁的工业气息,讲台配备有基本的实验仪器🤳🏿、通风装置以及手写投影设备,极大地方便了教学🥕。
全班约40人,课程持续两小时🧑🏿🎓,前40分钟进行了作业答疑,在学生的争相提问和老师迅速而精妙解答中可见法国预科学校课堂的开放活跃和高水平教育,全部问题答疑完毕后作业便不需再过多讲解,提高了作业讲评效率。随后正式开始讲课,本次课程内容为给定浓度溶液的PH计算。老师首先用手写投影的方式介绍了PH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定性判断方法➖,然后发放讲义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高度概括了所授内容👞,最后结合具体例题帮助学生消化理解。
通过本次化学课可以看出预科学校教学具有快速高效高质量高强度的特点🧜🏼♀️。
f.王传睿同学,旁听JALARD夫人之英文课
上完第一节课🧟,小伙伴便带着我前往英语课的教室。老师JALARD夫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和我们打了招呼,并向所有同学们问了好🦠🪦,询问了上次布置的作业情况,便开始了本次课堂。本次课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训练concours的一个英语考试题型: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三篇不同的英语文章👩🏽🦲,而后以极其简练的文笔写出一个总结性的文章,其中必须将三篇文章进行概括总结与比较讨论🔺,难度不小⏭👩🏼🎤。但法国同学的英语水平着实高的令我吃惊,全然没有太多的法语英语间的隔阂,除了发音偶然出错混淆外用词格外地道。第二部分则是做一段小的法翻英,我发现许多词汇都十分相似,并且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并非差别很大😱,虽非同一语系🙇♀️,但法国人们学习使用起来仍是得心应手☁️,这可能是词汇上的天然优势吧。

g.王紫钰同学,旁听PARTRICK先生之英文课
我和自己的小伙伴🙎🏻♂️,上的第二节课是英语。和我一起的,还有其他三个中国同学。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到班级里有四个中国人。于是和我们用英语交谈,对我们说“你好”🦜,让法国同学们一起学着说“你好”,并且鼓掌欢迎我们的到来。这一堂课🗑,对于我们来说,没有那么吃力,老师的英语发音标准,大部分都能听懂。但有时候的英法互译,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节课🔬🍌,老师先听写了一些词汇和词组🙏🏿,随后,讲了一篇英语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重点词汇都会解释一番,几节课之后会听写。重点句型也会列在黑板上。几乎一整节课都是英语教学👨🏽。法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我们差不多🤝。但是由于法语和英语的很多单词极其相似,所以法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势就是,他们词汇量丰富♋️,能够很轻易的记住很多长难词汇🧎♂️➡️🧙🏻♂️。这种天生的优势,我们中国学生,只能依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